陕西省异地住院居民医保怎么报销
2022-06-08 19:00 来源:西安医保局
【导语】:2022年5月28号,西安住建局发布《关于调整商品住房交易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详见正文。
西安关于调整商品住房交易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政策问答
一、出台《关于调整商品住房交易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目的是什么?
《通知》的出台,主要目的是: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深入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精神,综合运用行政、金融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工具,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二、从市外迁入本市户籍的居民家庭购房条件有何变化?
从市外迁入本市户籍的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原购房条件为“落户满1年且在本市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保或个税”。本次《通知》调整为:“须在购房前落户满1年”。市外迁入本市户籍的居民家庭购买第2套住房的,仍须落户满3年。
三、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条件有何变化?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原购房条件为:“提供连续5年及以上社保或个税证明”。本次《通知》调整为:“持有本市《居住证》,且在购房之日前2年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本次政策新增了《居住证》为购房材料,在具体购房资格审核时,《居住证》应在有效期内。同时,为确保政策顺利衔接,《通知》下发后已连续缴纳5年及以上社保或个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继续按原政策对待。
市外迁入户籍、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新旧政策对比
四、住房“限售”年限有何变化?
商品住房的原限售政策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满5年,且已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本次《通知》调整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满3年且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或《不动产权证书》满2年”。二手住房的原限售政策为:“《不动产权证书》取得满5年”。本次《通知》调整为:“《不动产权证书》取得满2年”。
住房“限售”新旧政策对比
五、对高层次人才及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有何政策支持?
第一,在陕院士或其所在单位购房用于保障在陕院士居住,以及经市委人才办确认的A、B、C类人才购买商品住房的,可予以优先保障,具体按相关实施细则执行。第二,对本市消防救援队伍人员,能提供相关证件或单位出具证明的,参照现役军人购房政策。
六、“刚需家庭”的类别有何变化?
在原“刚需家庭”类别的基础上,新增两类家庭:
(一)二孩及以上家庭,且符合我市住房限购政策;
(二)28周岁及以上未婚人士,还须满足以下要求:无婚姻记录、本市范围内名下无房且自购房之日起前48个月内无住房转让记录,且符合我市住房限购政策。
“刚需家庭”条件新旧政策对比
七、《通知》出台后,商业贷款首付比例,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贷款额度有何变化?
商业贷款首付比例、利率定价由陕西省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研究确定,具体变化情况可向办理住房商业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咨询。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最高贷款额度的变化情况见《通知》第(五)、(六)条,具体解读由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另行发布。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西安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买房】可查看西安买房最新政策、落户、社保、人才、刚需家庭认定指南等。
2021年8月30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的相关内容解读,包括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买第2套商品住房的政策有哪些调整、西安市的房地产调控范围做了哪些调整等,详
2022年5月28日开始,非西安市户籍居民家庭在住房限购区域购买住房的,须持有西安市《居住证》,且在购房之日前2年在西安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
2015年9月1日起,各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现售商品房的,应使用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或《商品房买卖合同(现售)》示范文本与购房人签约。
7月31日,西安发布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新的合同将更加注重买受人权益的保障,从2015年9月1日起开始使用。
2022年5月28日,西安住建发布528购房新政策,西安买房条件中,西安市外新落户家庭没有社保缴纳限制,非西安户籍家庭应持有本市《居住证》,且在购房之日前2年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详情见正
想要查看房屋的买卖合同备案在哪查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西安商品房买卖合同查询网址,详情看正文。
西安二套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通知,决定从10月15日起,降低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在内的6部分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其中新房转让手续费由每平方米3元降为每平方米2元。
西安二套房首付比例已经贷款完成按照贷款受理时间以受托银行在中心系统的录机时间为准,详见正文。
不是。单身符合限购条件也可以买房,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其未成年子女、离异(丧偶)父(母)和其未成年子女,不含未婚、离异不满3年的单身,详见正文。
主要看落户时间,2021年3月31日及以后新落户西安不能买房;3月30日及之前已落户的居民家庭应落户满1年,或在本市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会保险执行,详见正文。
2022-06-08 19:00 来源:西安医保局
2022-06-08 18:55 来源:西安本地宝整理
2022-06-08 18:51 来源:西安医保局
2022-06-08 18:43 来源:西安本地宝整理
2022-06-08 17:50 来源:西安本地宝整理
2022-06-08 17:47 来源:陕西交通管理局
2022-06-08 17:34 来源:陕西交通管理局
2022-06-08 17:07 来源:西安本地宝整理
2022-06-08 16:50 来源:西安本地宝整理
2022-06-08 16:41 来源:西安本地宝整理